前面很多人提到真相不可知的問題,但這個講法其實有很大的問題,在民事上雙方在法庭上主張的證據就足以構成法庭上的真相,剩下的就是法官判斷法律上誰對誰錯的問題,我想看完LH1沒有人會任,但LH2安藤案編劇用”真相是模糊的”這個深植在觀眾腦中的觀念逃避了本案的價值判斷。檢察官明顯偽造証據要定罪安藤,而另一方面編劇卻將古美門寫成在證據不足的情形之下拯救安藤免於死刑的律師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要觀眾站在古的一方一點也不困難。然而依照古美門的價值觀,即便藤真的有罪,古也該替她辯護到贏,而他也真的做得到但編劇卻不敢往安藤是真兇的方面寫,因為明顯的這會觸及到某些觀眾的神經,觀眾真的能在確定安藤是真兇的情形下毫無保留的支持古美門嗎?
“真相是模糊的”這句話其實很有問題,真相當然存在,尤其在刑事案件,誰殺了誰,誰偷了誰的東西都是該被調查出來的真相,真正模糊的應該是”在法庭上的真相”而非真相本身但很多卻用這句話打掉所有反駁。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編劇將檢察官寫成”為了將安藤定罪而不惜偽造證據”,先天上就已經讓人無法支持,也因此只能贊成古的做法,但說實話,這種安排一點也沒有價值衝突的問題,因為古的對手太弱,所以我們才能毫無保留的支持他。真正有價值衝突的應該是,如果今天安藤的確是真兇,而古還幫她打到贏,這才叫做真正的”勝者即為正義”,否則在證據不足的情形下,古打贏官司只是剛好而已。
第一季我愛上的LH就是編劇敢告訴你支持醜陋的一沒有不對,看似惡人的人不是真的這麼壞,看似好人的人也不是真的那麼好。與其說"真相模糊",我更認為是"沒有誰是完全的對或完全的錯",古美門就是可以在惡人身上找到在法庭上對他有利的證據,主張對自己當事人有利的事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站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可能性而已,也只有古美門這種不將自己價值觀加諸在他人身上的人可以從各個方向看到不同的事實面貌。